一、“反套路”的由來及其解讀
自2010年上半年部分省市的公務員考試中出現幾起違規(guī)事件后,各地加大了對公務員考試的管理力度。與此同時,各地在公務員的筆試、面試中還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反套路”判卷和打分的傾向,使廣大考生感到困惑,這種情況在面試中表現的尤為突出。
所謂面試中的“反套路”,是一個模糊概念,并不是面試組織部門明文規(guī)定的,也沒有任何人對什么是“套路”和如何“反套路”作過明確說明,因此,各位考官會有不同的理解和對待。但它確實一定程度地存在于面試的過程中,也對廣大考生的答題成績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所以,有必要對此作出分析,幫助考生在備考時調整思路和策略,避免撞到了“反套路”的槍口上。
一般來講,反套路是針對培訓和答題中的“套路化”而言的。面試中刻板地按照一些教材和培訓班上講授的答題模式應答,被稱為是“套路化”。在真實的面試考場上,對這種“套路化”的表現在評價和打分時適當壓低的觀念和作法,就是所謂的“反套路”。至于“套路化”的判斷標準是什么?在什么情況下應該壓低多少分?等等,并沒有也不可能有任何權威的解釋。
那么,實際存在于部分考官意識中的模糊的答題“套路化”,究竟有哪些表現?考生在答題中應該怎樣“去套路化”?這就是本文要重點討論的問題。
二、“套路化”的答題特點、表現及引起反感的原因
答題的“套路化”,可以說是一些政府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義”作風在面試中的延伸。套路化面試答題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重形式而忽視內容和問點;二是重一般性而忽視特殊性;三是刻板、教條、空洞,沒有可操作性。其主要表現有:
1.考生入場和退場時的表現過于刻板,讓人感到虛假與可笑。比如,有的考生“一進門,就帶著職業(yè)般的微笑,雙手疊放在腹部,深深地一鞠躬,深情地向考官問好”,使人有一種表演的感覺。
2.聽題后、答題前使用了不必要的虛話,與現場語境很不諧調。比如聽題后說:“考生現在開始思考!”然后又說:“考生思考完畢,現在開始答題!”等,讓人覺得多余而滑稽。
3.答題開始時的用語偏離問點,缺乏真實感。比如說:“領導把這件事情交給我是對我的信任”,“如果我是××,是絕不會這樣做的”,“既然他是領導,就一定閱人無數”等等,讓人覺得機械而不真實。
4.完全用書面語言闡述觀點,給人以類似背書的感覺。一些考生不會用日常交談中的口語答題,常常把一些自己并不熟悉的書面語言,如“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等在答題時生硬地背出來,給人以假假的感覺。
5.脫離題本中的情境與問點抽象回答問題,讓人感到沒有可操作性。比如在回答處理人際關系和突發(fā)事件類的題的時候,一些考生往往用“我要誠懇地與之溝通”、“我一定要高度重視、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等話語來表達解決問題的“思路”,而不能具體的說出如何溝通、如何調查的步驟、方法,讓考官感到失望。
造成面試的“套路化答題”的主要原因有三個:首先是一些劣質培訓機構與低素質“培訓師”的誤導;其次是考生對面試的本質及面試問題缺乏深刻地理解,把面試答題當成是背誦現成答案和套路的測試;第三是部分考生的基本思維與表達能力太差,臨陣磨槍,只能從表層去學一些自己不甚理解的形式和套路。
三、“反套路”形勢下的面試應對思路及方法
針對目前的“反套路”形勢,本文提出如下思路與方法,供考生參考:
1.堅定對考前訓練必要性的信心,抓緊時間積極備考。
“反套路”并不是“反培訓”、“反練習”。任何競賽和選拔考試之前的訓練都是必要的,甚至是必須的。問題只在于這種培訓與練習是否科學。已經當上公務員甚至成為官員的各級領導者都還要經常參加各種培訓,更何況我們這些準備要進入到公務員隊伍的考生呢?如果因為有了“反套路”現象,我們就放棄積極備考和必要的訓練,那就大錯特錯了。那種戴著有色眼鏡把一切形式的面試培訓都視作“無效”或“拙劣”,而盲目加以排斥的觀念和作法,是以偏概全的和非理性的。
2.選擇資質好的培訓機構和當過考官、有豐富面試與教學經驗的老師來指導自己的備考。
前面說過,造成答題“套路化”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一些劣質培訓機構與低素質“培訓師”的誤導。孟子當年批評的那種“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現象仍然在一些面試培訓中存在。考生一定要經過自己的考察,特別是面試成功的學兄、學姐的推薦,選擇好的培訓機構和資質高、特別是當過考官、有責任心的培訓老師為自己輔導,切不可盲目地聽信一些“叫賣者”的自吹自擂而受騙上擋。
3.掌握答題思路而不死背“模板”,接受指導而不迷信老師。
任何活動都是有規(guī)律的,符合規(guī)律的思路對于有效從事這種活動就有著普遍的指導作用。比如,寫文章要講究“起承轉合”,管理工作必須把握“計劃、組織、協調、領導、監(jiān)督與控制”各個環(huán)節(jié)。面試答題也不例外。但是,思路不是統(tǒng)一的“模板”,絕不能不管題本的問題和情境是什么,都把所謂的模式死背硬套一通,而是要按照正確的思路提出可行的措施(或闡述自己的觀點)。
4.深刻理解面試本質和每一道面試題,克服緊張心理,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點。
要做到去套路化的答題,核心是要認識面試的本質不是考察知識(知識的考察已經在大學的各門課程的考試中完成了),而是考察考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它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答案??忌鷳撛谡J真思考每一道題的問點、條件的基礎上,按照自己的理解,充分發(fā)揮自己認知結構的特點,用自己的語言來回答問題。這樣才能把自己的答題與其他考生區(qū)別開來,給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